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闭n堂教學中的提問,是師生之間進行教學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教學情況的一種反饋方法。學生提問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吸取知識、感受、體味音樂的一種反應。教師提問是啟發(fā)學生、誘導學生的過程。
當今中學生具有“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轉化”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懷疑、爭論,不會輕信和滿足于教師、家長和書本上的意見、結論,他們想獨立地、批判地對待一切。因此,巧設疑問,既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教學內容信息的過程,也是啟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一個好方法。
然而,從筆者最近對29所初級中學音樂教學所做的
調研,以及全市中小學音樂優(yōu)質課、創(chuàng)新課評比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敢提問、教師不善提問的現(xiàn)象比較普
……(新文秘網(wǎng)http://jey722.cn省略56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中,采用填表方式,由學生經(jīng)過討論逐步完成這一內容的教學。
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將學生的思維和感官充分地調動起來。
因為形象是情感的載體,教師善于運用具體生動的音樂形象來充分發(fā)揮學生大腦的整體功能,誘發(fā)形象思維。教師利用講故事、現(xiàn)代媒體和舞蹈等方式能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討論式的課堂提問氛圍,調動學生腦海中貯存的感知表象。學生通過形象思維的加工處理,正確理解音樂、感知音樂內容。這是值得教師嘗試的一種提問方式。
(二)設計問題性情境進行提問
問題是創(chuàng)造之源,疑問是創(chuàng)造之母。問題是架起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橋梁,也是引導學生認知、理解、深化的階梯,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和能力的提高。教師的提問為了引導學生實現(xiàn)某一教學目標.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精心設計問題并進一步激疑、導疑、釋疑,誘導學生分析、思考、探求問題的解答,這便構成了問題情竟。要讓學生無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喜.而這一關鍵在于設置的問題必須鮮明生動、重點突出、富有啟發(fā)性:像這類問題性情境的設計方法比較多,如:誘發(fā)學生興趣后設問,激發(fā)學生懸念后提問,從已有問題中提出問題,等等,其共性是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通過感知、思索后,尋求問題的答案。以“誘發(fā)興趣后設問”為例,對其分析如下:
誘發(fā)興趣后設問。其理論根據(jù)為:學生的思維有可導性,教學應從誘發(fā)興趣和激發(fā)求知欲開始。在音樂教學中應注意從學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創(chuàng)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很快地進入音樂,吧自己的理解、感覺用多種形式表達出來,從新舊交替事物的聯(lián)系中找到“激發(fā)點”,提出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譬如,在學習《下雨真好》這首作品時.教師請學生閉眼聽這段描繪雨聲的音樂,淅淅瀝瀝的雨聲一下于把學生融人大自然,腦海中漸漸會浮現(xiàn)出熟悉的雨中情境……。這時教師問道:“你愿意告訴我你在雨書的心情,并讓我們知道你雨中26故事嗎?”學生會充滿興趣地講述雨中曾發(fā)生過的一件件趣事。接著,教師運用電腦多媒體展示一組極富詩意和生動氣息的畫面----雨中即景。教師提問:“你能給這段描繪雨聲的音樂起個名字嗎?”學生對樂曲的感受不同,其所取的名字也不同。其結果有《雨中小唱》、《童年的而天》、《下雨真有趣》、《雨中情》等等?梢哉f,成功的課堂提問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促使學生不斷實踐的崔化劑。
(三)設計競爭情境進行提問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加強,開始在乎周圍人的評價,回答問題也存在顧慮。這是學生自尊心加強的表現(xiàn)。心理學研究表明,當頭腦處于競爭狀態(tài)時的效率要比無競爭時高得多。因此,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討論、搶答、辯論等,從而使競爭情景得以形成。譬如:管弦樂曲《春節(jié)序曲》(李煥之)作品欣賞教學時,完成初步感受分段教學后,為了鞏因時至“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分析.教師提出:復聽全曲后,以小組討論、搶答的形式,回答作品四個部分力度、速度、
場景 ……(未完,全文共3124字,當前僅顯示157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