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城建/城建講話/教育/>>正文

論文:中國城市教育資源的差異比較

發(fā)表時間:2015/4/30 8:51:08
目錄/提綱:……
一、前言
二、數據來源
三、中國城市教育經費的差異分析
(一)人均教育經費的差異分析
(二)教育經費占GDP比重的差異分析
四、中國城市生師比的差異分析
(一)普通高等教育階段生師比的差異分析
(二)基礎教育階段生師比的差異分析
五、城市教育資源差異的原因探討
(一)教育經費差異的原因分析
(二)生師比差異的原因分析
六、結論與建議
……
論文:中國城市教育資源的差異比較

摘要:利用最新統(tǒng)計數據,分析了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人均教育經費、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及生師比差異的現狀。進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結論是:目前中國城市人均教育經費差異很大,城市間高等教育階段生師比的差距比較大,而基礎教育的差距相對較。怀鞘薪洕l(fā)展水平是影響這些差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城市人口規(guī)模;促進不發(fā)達地區(qū)城市和小城市的經濟發(fā)展、建立合理的人口流動機制是消除城市間教育資源差異的有利措施。
關鍵詞:人均教育經費 生師比 差異
中圖分類號:C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 Comparison of Inequality 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China’s Cities
*U Chao-jun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test data from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inequality of per capita education funds, education funds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GDP, and the student-teacher ratio of cities at pre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97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為經濟發(fā)展導致義務教育投資總量和人均教育經費投入水平在我國三大地帶呈現巨大差距。劉雁和王征兵(2006)[3]利用洛倫茨曲線及基尼系數,對我國地區(qū)間義務教育經費配置的公平性進行了探討;認為產生公共教育經費分配地區(qū)差異的原因在于:各地區(qū)對教育的支撐力度不同,義務教育管理_的弊端。趙曉光和王志彥(2008)[4]認為:產生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現象的原因主要有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管理_的不恰當、教育觀念的偏頗。
現有研究大多關注教育的城鄉(xiāng)差異、區(qū)域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對于教育在城市之間的差異研究較少。本文利用相關統(tǒng)計數據,從人均教育經費[ 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經費是指城市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支出的教育支出。反映政府教育事務支出。有關具體教育事務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初等職業(yè)教育、中專教育、技校教育、職業(yè)高中教育、高等職業(yè)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生教育、特殊教育、干部繼續(xù)教育、教育機關服務等。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及生師比的角度,分析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教育差異的現狀,并探討產生差異的原因。最后提出實現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議。
二、數據來源
本研究中關于城市的統(tǒng)計數據來自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現行的城市統(tǒng)計年鑒中包括市轄區(qū)(包括城區(qū)和郊區(qū))和全市(包括市轄區(qū)、下轄的縣和縣級市)兩個統(tǒng)計范圍,本文選用的指標為市轄區(qū)統(tǒng)計范圍。由于《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中關于教育的指標不多,只有教育支出數據及各級學校的師生數[ 《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中的教師數是專任教師,而不是教職工數。]等3個指標。本文選用地方財政一般預算內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作為城市的教育經費,人均教育經費用上述指標除以市轄區(qū)總人口得到;用各級學校的生師比來反映城市師資狀況。為分析我國城市人均教育經費及生師比在不同規(guī)模級別和不同地域上是否有差異,我們把所有地級及以上的286個城市按地區(qū)分成東部地區(qū)城市、中部地區(qū)城市、西部地區(qū)城市;按規(guī)模分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本文大、中、小城市分別指城市市轄區(qū)人口在100萬以上、50 - 100萬和50萬以下的城市。](如表1所示)。
三、中國城市教育經費的差異分析
受統(tǒng)計數據的限制,只對城市人均教育經費和教育經費占GDP比重的差異及分布特點進行分析。
(一)人均教育經費的差異分析
從全國整體看,2007年我國共有地級及以上城市286個,其人均教育經費的差異幅度很大,最高是深圳的4042元,最低是永州的75元,前者是后者的53.9倍。算數平均值為578元,中位數是493元;平均值大于中位數,說明小于人均教育經費的城市占多數,有177個,占城市總數的61.89%。83.92%的城市的人均教育經費分布在200-800元之間,其分布狀況遠遠偏離了正態(tài)分布(圖1)。
表1  2007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人均教育經費數據的統(tǒng)計特征值 (元 )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中位數 標準差 樣本數(個)
全部城市 4042 75 578 493 399 286
東部城市 4020 236 750 636 499 115
中部城市 1230 75 479 469 211 110
西部城市 2576 180 430 356 320 61
大城市 4042 75 639 541 513 118
中等城市 1735 146 512 463 253 111
小城市 2576 206 579 495 340 57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2008)計算、整理得到。
從分區(qū)域看,東、中、西部的地級及以上城市數分別為115、110和61個,東部城市人均教育經費的平均值高出全國172元,而中西部的則分別低于全國99元和148元。分區(qū)域的城市之間人均教育經費差異幅度比較接近,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東、中、西部分別是17.03、16.40和14.31倍,都遠低于全國水平。東部城市的人均教育經費主要分布在350-900元之間,占城市數的73.91%;中部的主要分布在200-800元之間,占城市數的86.96%;西部的主要分布在200-450元之間,占城市數的68.85%。東部城市的標準差最大,中部城市的最少;東、西部遠偏離了正態(tài)分布,而中部城市分布相對比較集中,接近正態(tài)分布(圖2)。


從城市人口規(guī)模分組角度,2007年全國共有大、中、小城市分別為118、111和57個,人均教育經費的平均值分別為639、512和579元,大城市高出全國平均值61元,中等城市低于全國平均值66元,小城市與全國平均值相當。大城市的人均教育經費主要分布在200-800元之間,占城市數的78.81%;中等城市的主要分布在200-900元之間,占城市數的93.69%;小城市的主要分布在200-900元之間,占城市數的96.49%。大城市的標準差最大,中等城市的最;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分布遠遠偏離的正態(tài)分布,而中等城市分布相對比較集中,接近正態(tài)分布(圖2)。

……(未完,全文共11455字,當前僅顯示272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文:中國城市教育資源的差異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