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教育/宣傳講話/思想?yún)R報/解放思想/道德/生活會/社會實踐/>>正文

活教育思想在《品德和生活》中的探索和實踐

發(fā)表時間:2013/5/1 21:37:09
目錄/提綱:……
二、國內(nèi)外關于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三、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及目標:
四、“小課堂,大社會”實驗的探究與實踐
(一)構建“小課堂,大社會”思品教育新模式的框架和原則
1、實驗原則(1)生活性原則
一、融入社會,以活教促活學
1、現(xiàn)場考察、獲得感受現(xiàn)場考察,給學生豐富的體驗
2、環(huán)境模擬,激發(fā)興趣
3、請進課堂,深化教育
二、進入生活,以活學促活用
4、進入大自然
三、與時俱進,活教、活學、活用合一
五、實驗結果及其分析:
(一)“小課堂,大社會”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思品課堂的學習態(tài)度
(二)“小課堂,大社會”的實施,使學生的親社會行為得到提高
(三)“小課堂,大社會”的實施,使學生的道德行為明顯進步
(四)“小課堂,大社會”的實施,得到社區(qū)、家長的好評
(五)小課堂,大社會的實施,有利于更新教師的教學思想,有利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陳鶴琴著《陳鶴琴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
2、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4、忘炳仁著《二十世紀最后20年德育研究的回顧》
5、胡塞爾
……
小課堂 大社會
——活教育思想在《品德和生活》中的探索和實踐
浙江省上虞市鶴琴小學課題組

摘要:本課題研究,旨在陳鶴琴活教育理論指導下,在《品德與生活》小課堂中,融入大社會、大自然的實踐體驗背景,通過課堂的調(diào)節(jié)、折射,把培養(yǎng)良好品德、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教育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把課堂引向更廣更大的天地--社會與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成為主體,在社會情境中切實體驗,從而自主自愿地調(diào)節(jié)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健康、安全愉快、積極、負責任、有愛心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關鍵詞: 活教育思想 課堂 社會生活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陳鶴琴活教育思想
陳鶴琴先生認為:自有人類歷史以來,人都是過著社會生活的,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立,所以活教育要講做人,做中國人,做世界人。他把活教育的目的論、課程論、方法論概括為:“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他認為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首先要教人做人,而做人必須從小教起,從小教好;只有健全的身體,創(chuàng)造的能力,服務的精神,合作的態(tài)度,世界的眼光,才能符合做現(xiàn)代中國人,才能進一步做世界人,現(xiàn)代世界人,愛國家、愛人類、愛真理。陳鶴琴絕然反對“教死書、死教書;讀死書、讀書死”這種死氣沉沉的教育,他認為我們應使得這種腐化的教育,變?yōu)榍斑M的、自動的、有生氣的教育?我們怎樣使教師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我們怎樣使兒童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因此要研討所有的教材,是否適合兒童的需要。我們要研究所用的教法,是否能夠引起兒童的興趣,啟發(fā)兒童的思想,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們要研究種種教學上的設施,是否適合于兒童的心理,
……(新文秘網(wǎng)http://jey722.cn省略114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驗將大打折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推動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這才是實現(xiàn)德育內(nèi)化的根本動力。教師只有把小課堂變大、變活、變新,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將學到的道德知識付諸實踐,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是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知行統(tǒng)一。
二、國內(nèi)外關于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1、陳鶴琴思想的蓬勃開展
  近十余年來,有關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研究在全國范圍內(nèi)蓬勃開展,上海、江蘇、江西、安徽、湖南等許多省市相繼成立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已出版了十五集有關時間研究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的論文集《鶴琴之聲》,華東師范大學黃書光教授在《陳鶴琴與當代中國教育》一書中指出:回眸二十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和展望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教育構想時,我們不能不記住陳鶴琴為之終生探索的活教育之活精神。在陳研工作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還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當代許多教育改革實驗,諸如上海多所學校走進社會大課堂的學校德育、綜合主題教育實驗,以及當今全國少工委提出的體驗教育活動等,都或多或少地從陳鶴琴活教育思想寶庫中找到理論源泉。
2、當代大德育觀
  當代大德育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理念的全方位的終身性教育。_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教代素質(zhì),實現(xiàn)人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發(fā)展,加強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教育科技事業(yè),繁榮社會主義,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和享受以成果的充分權利,使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充實,文化生活更豐富多彩。”這就要求我們的任務或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積極介入對象的生活世界,讀懂和理解孩子們的所思、所想、所為,進而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把德性修養(yǎng)的當前效應與長期效應結合,把思想理論教育與實際生活體現(xiàn)關聯(lián),把德性知識積累與思想素質(zhì)提高一致。
3、現(xiàn)象學教育的啟示:
  由德育教學家胡塞爾(Ebmund Husserl,1859-1938)創(chuàng)立的現(xiàn)象學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最重要的教學思潮之一,F(xiàn)象學教育學把生活世界作為其探詢的起先和基礎,認為教育要根植于生活世界,發(fā)現(xiàn)生活世界中的問題,把教師和學生看作主體,在主體間進行對話,相互自我建構。它致力于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觀照,要人們獲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以引導人們更好地學會生存和生活。“現(xiàn)象即經(jīng)驗,體驗到的經(jīng)驗是最值得注意的。”經(jīng)驗源于生活世界,因此,必須重返生活世界。
4、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柏格森的生命哲學非常強調(diào)“生命 ”的沖動、勃發(fā)。他認為生命的沖動主要指內(nèi)在于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欲”,有了這種沖動,生命才會成為永恒變化發(fā)展的東西,生命的沖動乃是一切創(chuàng)造進化的動力。教學作為一種活動,它首先是師生生命活力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義,那種沒有使學生產(chǎn)生過任何生命沖動的教學,不可能是成功的教學,課堂教學融入社會必定成為教學的歸宿。
5、阿英納葉維利的教育主張:
教育家阿英納葉維利在對教學過程的論述中明確指出:如果教學過程的本質(zhì)在于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那么就把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局限為僅僅是學習和認識的活動,那么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教育觀。教學的過程不在于教師強制兒童學習,而在于通過教學活動,使兒童參加創(chuàng)造他們自己的過程中來,成為自覺地參與教學,接受教育的個體。課堂教學的任務,就是通過活動,激發(fā)和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求知欲、認知興趣、自信心和師生之間多向交往的快樂感受。
三、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及目標:
1、課題表述:小課堂,大社會—活教育思想在《品德和生活》中的探究和實踐
2、課題的界定:在陳鶴琴活教育理論指導下,在《品德與生活》小課堂中,融入大社會、大自然的實踐體驗背景,通過課堂的調(diào)節(jié)、折射,把培養(yǎng)良好品德、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教育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把課堂引向更廣更大的天地--社會與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成為主體,在社會情境中切實體驗,從而自主自愿地調(diào)節(jié)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健康、安全愉快、積極、負責任、有愛心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3、研究內(nèi)容:
(1)以小課堂為中心,建構兒童與自我、兒童和社會、兒童與自然的關系,使孩子能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2)綜合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結合少先隊、班會、節(jié)慶等活動創(chuàng)造性、針對性、實效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3)遵循陳鶴琴活教育思想和訓育原則,探索《品德與生活》學科課堂教學具體可操作的模式和教學策略。
4、研究的預期目標:
(1)培養(yǎng)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探索“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3) 編制一本含論文、教案、典型課例的課題成果集。
四、“小課堂,大社會”實驗的探究與實踐
為了考慮實驗成果普遍毫無意義及其可行性,我們從2003年上半年開始,用隨機抽樣的方式組成了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教師均有學校統(tǒng)一安排,不給予任何特殊性的待遇,并對下列變量進行控制。
學生變量:實驗班和控制班的學生性別、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上大致相等。
教師變量: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大致相同。
自變量:課堂教學活動化社會
因變量:1、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
2、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3、教師的教學水平
協(xié)變量:1、學生實驗前的品德和能力差異
2、師生對課堂中融入大社會的探究態(tài)度
在這樣的實際背景下,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開始了實驗的探索。
(一)構建“小課堂,大社會”思品教育新模式的框架和原則。
本實驗的最終目標,是在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活動情景中促進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社會 ……(未完,全文共13455字,當前僅顯示320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活教育思想在《品德和生活》中的探索和實踐》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