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人才/調研報告/>>正文

論文:上海人才國際化的研究4

發(fā)表時間:2013/4/12 16:57:46

論文:上海人才國際化的研究4

接3

9上海人才國際化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雖然上海已經進行了十多年人才國際化的探索和實踐,但是對比真正稱得上國際化大都市的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四市和香港、新加坡等亞洲發(fā)達城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同時,全球經濟、社會、人文等環(huán)境不斷變化,國際人才布局及流動愈來愈迅速,上海要想更好地吸引和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只有不斷改進、不斷調整,才能最終實現自己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在世界舞臺上占到一席之地。
本文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以及上海市人才國際化的實際情況,對上海市人才國際化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9.1利用美國金融危機引進金融人才構筑國際化人才高地,集聚國際化人才,是上海一貫與長期的工作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的手段,上海市還應該密切關注國際人才市場的變化,尋找時機網絡國際化人才。
眾所周之,美國是世界上的頭號經濟強國,也是頭號人才強國。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由移民及其后裔組成的國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多次修改移民法。新《移民法》規(guī)定,凡是著名學者、高級人才和具有某種專業(yè)技術的人才,不考慮其所在的國籍、資歷和年齡,一律優(yōu)先允許入境,這實際上是把在世界范圍內爭奪人才當作了美國的基本國策。
嘲不僅如此,美國還利用許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搶奪它所需要的項尖人才。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希特勒在德國執(zhí)政,他實行排猶的法西斯政策,把一大批猶太人趕出德國。當時,美國敞開國門大力接收歐洲的猶太移民,吸收了包括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航天工業(yè)專家馮·卡門、核物理學家費米在內的2000多名猶太裔科學家,直接導致了“曼哈頓”工程的成功,搶先一步在納粹德國之前研制出了原子彈,為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113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義上的“華爾街精英”,是指美國知名投行(如雷曼、貝爾斯登、美林等)與全能型銀行(如花旗銀行等)的職業(yè)經理人或分析師、精算師等核心業(yè)務人士。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教授分析,“華爾街精英”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是在大型投行或全能銀行擔任高管的人士;第二類是金融分析師與產品設計師;第三類是交易員與銷售員;第四類是技術人員;第五類是專業(yè)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這些都是上海市非常稀缺的人才。同樣,倫敦金融中心的裁員幅度也很大,包括破產后的美國雷曼兄弟英國分公司和HBOS;ㄆ煦y行、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金融機構,2007年在英國裁員數均超過千人.英國經濟和企業(yè)研究中心(CEBR)預測,未來3個月,還將有11萬名金融業(yè)員工失業(yè)。
而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尤其是金融專業(yè)的留學生,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除了獎學金數額減少,打工機會減少之外,很多金融專業(yè)的先生由于美國的就業(yè)前景渺茫,紛紛選擇回國發(fā)展。
如此難得一遇的機會,上海市政府應積極搭建平臺,制訂措施方便和鼓勵相關企業(yè)、機構到美國、英國等地招募金融人才。
在一定時期內,由人事局成立金融人才小組,整合各方資源,集中火力,抓住這一撥金融人才全球爭奪戰(zhàn)。搭建網絡平臺,積極宣傳上海市的人才戰(zhàn)略,表明自己開放大門迎接高端金融人才的態(tài)度。在網絡平臺上提供針對海外人才的整合信息,介紹上海市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發(fā)展現狀,說明海外人才引進的政策流程和優(yōu)惠條件,提供在上海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的指導意見。目前上海市人事局、國際交流合作處的網絡平臺,都不夠國際化,除外國專家區(qū)之外,只提供單一的中文語言。網站設計非常單調,沒有吸引力。提供的信息也十分有限,對于完全不了解上海市的外籍人才,尤其缺乏吸引力和參考作用。
上海市人事局還應及時從各個企事業(yè)單位和政府機關搜集緊缺金融人才的信息。精選一些熟悉金融行業(yè)特別是美國紐約、英國倫敦金融行業(yè)和人才的跨國獵頭公司進行合作,直接在海外進行人才定向招聘。定時更新緊缺職位名單,與合作的獵頭公司共享信息,擴大人才搜尋范圍,提升候選人的數量。鼓勵國內獵頭公司與國際獵頭公司合作,抓住機會提升國內獵頭公司的服務和管理水平,爭取建立一些公司的品牌。
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針對引進人才的不同分類,其具體的引進方式也應有所不同。純粹的外籍人才(外國人),一般對上海的認識較少,即使有一些認識,他們對中國文化和環(huán)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比較低,在沒有如何外力推動的情況下,他們個人很難自動選擇到中國工作。因此,大部分外籍人才都是因本國企業(yè)在上海有分支機構而被派至上海的。所以吸弓1#1-籍人才,應該以鼓勵跨國公司到上海投資、在上海設立公司、辦事處,特別是鼓勵跨國公司將總部、研發(fā)中心設在上海這些方式來進行。內地金融機構,在有實力的情況下可以到海外開設分支機構,快速招募外籍人才,迅速組建國際化的團隊;或者利用香港作為過渡,在香港開設大型分支、培訓基地、研究中心,大量吸引環(huán)球金融人才。
另外,上海市還應該積極推進人才的柔性流動,只求人才的智力為我所用,不強求人才身居何處。用短期訪問、項目合作等方式,利用愈來愈發(fā)達的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實現外籍人士的智力引進。而華裔或海外留學歸國的人才對中國的文化非常熟悉,沒有排斥,很多人的家屬和朋友都在國內,所以他們如果愿意在上海工作或者創(chuàng)業(yè),更多的是基于個人發(fā)展考慮的選擇。因此,吸引海外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的關鍵是提供一個市場化的暢通的企業(yè)一人才信息溝通渠道,而吸引他們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關鍵是提供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并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當然,作為上海市政府,應極力營造自己服務人才的定位,始終關注海外人才的真正需求,才能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目前,上海的一些企業(yè)組織也在積極尋找投資海外,并購海外企業(yè)的最佳契機。如果投資或并購對象的知識和人才儲備豐厚的話,不妨在談判協議中加上一些條款,讓這些企業(yè)將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派到中國來工作,然后讓他們來參與培訓中國自己的中層甚至高層金融人才。同時也創(chuàng)造機會讓本土人才有機會走出國門,進行短期培訓和工作。
抓住美國金融危機的機會,為上海引進金融人才,能快速提高上海市人才國際化的2個定性指標:常住外籍人El占總人口比例;外籍從業(yè)人數占從業(yè)總人數的比例。并能迅速改善人才結構中金融類服務人才比例太低的現狀。
9.2利用世博會集聚稀缺人才吸引國際化人才,有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例如奧運,例如世博會。
這些專業(yè)的大型的盛會在較長的時間內都會在國際范圍內引起廣泛的關注,有很大的影響力。運用得當的話,對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才集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北京奧運會為例,北京是首次舉辦奧運會,積極借鑒往屆奧運會的成功經驗,把具有豐富的從事奧運相關工作經驗,曾參與過其他奧運會主辦城市的研究和策劃工作,或參與過重大體育活動的組織和策劃的洋專家們請到北京。在北京奧運會的“前線指揮部"——北京奧組委里工作的外籍專家共有230名左右;在中國隊參加的28個奧運會大項運動項目中,已有接近一半的參賽隊伍聘請了外籍教練哺1。這些洋教頭被寄予了帶領中國隊奪金或取得突破性成績的厚望。體育展示專業(yè)團隊也聘請了74位外籍專家。奧運村餐廳也有許多國際酒店集團行業(yè)的外籍餐飲專家,對每天的飯菜進行建議和指導。北京奧組委人事部副部長徐志軍對外籍專家的貢獻評價是“幫助我們提高奧運會籌辦的水平,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專業(yè)性的問題,幫助我們熟悉一些國際上籌辦奧運的規(guī)則,幫助我們協調一些國際組織的關系;再一個是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外籍人員在工作中的理念和方法比較先進,他們很有敬業(yè)精神,職業(yè)化程度高!贝送猓瑸閭鋺(zhàn)2008年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近年舉辦了多次出國培訓班,使中國的優(yōu)秀教練與歐美體育強國近距離接觸,參加培訓的國家隊教練員直觀接觸到相關項目強國優(yōu)秀選手的訓練方法、訓練儀器甚至傷病醫(yī)療和恢復方面的先進經驗,深入了解其中的細節(jié),并回國運用到自己的專項訓練實踐中。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世界冠軍的教練,都曾經參加過國 ……(未完,全文共17724字,當前僅顯示318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文:上海人才國際化的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