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理解農村文化建設:傳播學的路徑
二、農村文化治理的行動者:國家、村干部與農民
(一)國家的農村文化政策與大眾媒體傳播
(二)壓力型_下的鄉(xiāng)村文化傳播
三、傳播的斷裂:影響農村文化治理的關健
(一)傳播網絡的斷裂:關系的弱化與重構
(二)傳播過程的斷裂:內容與需求的脫軌
(三)傳播語境的斷裂:村莊記憶與共同體意識的缺失
四、農村文化身份的混雜:傳統的式微與創(chuàng)新的擴散
五、鄉(xiāng)村文化自覺與傳播整合社群:代結語
……
文化傳播與農村文化治理_問題與路徑_基于江蘇省J市農村文化建設的實證分析
一、理解農村文化建設:傳播學的路徑
中國
農村文化的“問題”近年來不僅頻繁見諸大眾媒體的報道,同時也引起政府、學界的重視,愈來愈多的政策研究和學術
論文,尤其是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相關文獻,重點關注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內涵、內容、問題、模式、_等方面(吳理財等,2009)。主流的觀點認為,農村文化建設嚴重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農村公共文化生活日漸式微、衰。ㄩ愒葡,2006;張良,2009;朱正剛,2008;吳理財、夏國鋒,2007)。它表現為農村公共文化資源嚴重匱乏,農村公共文化活動減少和公共文化組織缺位(張良,2009;吳理財、夏國鋒,2007)。然而,在國家增加了農村文化資源、文化活動和建立文化組織的背景下,實地
調研仍發(fā)現農村文化建設并無多大改觀。
問題或許不在于農村文化這個“產品”上,而可能在于中介的渠道和社會空間之中。
理解當代中國農村文化建設,離不開對農民與政府、農民與農民之間的互動,以及圍繞農村文化建設而產生的鄉(xiāng)村傳播的分析。農村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對于國家來說,旨在傳播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構建農村和諧社會;若基于村干部的立場,則考慮的當屬國家在鄉(xiāng)村基層代理人的公共治理與服務能力;而從村民的角度出發(fā),則涉及村民的文化行動能力與村莊認同感。在這個意義上,傳播學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研究理應為學界提供必要的補充。然而,盡管近年來新聞傳播學也日漸顯示出對此一議題的興趣,但總體上仍顯得相當薄弱,且其重點大多在探討大眾媒體對農村、農民的影響以及二者的關系上(例如緱博等,2006;譚華,2007;張雪綢,2007)。更為根本的是,目前傳播學對于農村文化建設的理論分析,存在以大眾傳媒來窄化傳播的意涵的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119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市),入選“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以 J 市所處的蘇中地區(qū)在江蘇省的整體情況來看,它處于蘇南地區(qū)和蘇北地區(qū)之間的中間層次。以社會轉型的進程而言,蘇中地區(qū)的農村恰好符合普遍意義上的轉型期的農村型態(tài)。從 J 市農村文化建設的歷史、當下實踐和未來規(guī)劃的全景來衡量當前農村文化建設,或許可以窺見一斑。
2009 年 7~10 月、2010 年 1~4 月間,筆者數次在 J 市的 DG 鎮(zhèn)、DQ 鎮(zhèn)、*J 鎮(zhèn)、FC 鎮(zhèn)和 WJ鎮(zhèn)①及其轄下的約10 個村莊進行了入戶深度訪談,訪談對象包括鄉(xiāng)鎮(zhèn)干部、村組干部、村民、集鎮(zhèn)居民等。同時,問卷調查也是本文收集數據的方法。本次調查于2010 年1 月在上述鄉(xiāng)鎮(zhèn)農村共發(fā)放25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220 份。調查對象的男女比例為 43.2: 56.8,文化程度的分布為小學程度的占33.2%、初中程度的占40.0%、高中程度的占14.1%、大專及以上程度的占12.7%,其職業(yè)涉及個體經營、務工、醫(yī)生或教師等專業(yè)人員、學生、務農(農林牧漁等)、無業(yè)或失業(yè)、離退休等,其中以個體經營(20.5%)、務工(29.1%)和務農(20.9%)為主?偟膩碚f,樣本符合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農村文化治理的行動者:國家、村干部與農民
鄉(xiāng)村文化治理是鄉(xiāng)村治理的一個重要的有機單元,其推進無法脫離鄉(xiāng)村政治的實踐。在賀雪峰等學者看來,對鄉(xiāng)村治理狀況展開討論,不能僅僅局限于國家安排的制度文本,而需要落實到這些制度文本在實踐中的對應表現(賀雪峰、董磊明,2005)。國家、鄉(xiāng)村精英和農民是鄉(xiāng)村文化治理中三個重要的行動者①。
(一)國家的農村文化政策與大眾媒體傳播
在中國農村文化史上,1949 年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中國農村在家族和鄉(xiāng)紳的治理下,農村文化以血緣和地域單位為組織載體,顯現出鄉(xiāng)村自組織狀況,自上而下的_干預非常有限,農村文化基本上能夠按照其內在機制運行。1949 年以后,在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宏觀背景下,農村文化被納入國家的規(guī)劃、改造和重塑之中,農村文化被當作可以且必須占領的“陣地”,以服務國家的政治目標(吳淼,2007)。在此一時期,農村文化傳播被嵌置于基層_組織傳播的層層結構之中。
改革開放后,在“發(fā)展就是硬道理”的政策指針下,農村文化建設又被置于經濟建設的從屬地位,農村文化發(fā)展中的問題被系統性地遮蔽。在此一時期內,農村文化建設開始被簡化為文化產品和娛樂活動,政府推動文化建設的努力幾乎都集中在為農村提供諸如廣播、電影、電視、圖書和文藝節(jié)目等文化設施和文化產品上(吳淼,2007),典型者諸如“村村通”工程。在J 市農村,隨著有線廣播的退出,電視、互聯網已經成為農民文化消費的主要渠道。這其中又必須重視電視對農村文化生態(tài)的深層影響。一方面,農民可以通過電視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電視收看的家庭性質使得農民日益遠離公共文化生活——尤其是當這種公共文化不能愉悅群眾時。所以,以電視為代表的大眾傳媒在農村文化傳媒中的作用是雙重性的,從反面的效果來看,它使得農民的文化消費愈來愈趨向于私人化。
在國家政策話語中,農村文化建設的推進“必須有陣地、有隊伍、有機制”。具體到地方的實踐,主管農村宣傳工作的宣傳部門作為傳媒的監(jiān)管部門,幾乎是緊跟中央宣傳部門的要求上情下達,較少自己制定或提出新的傳播政策、方案。報紙、電視臺等部門改制以后,雖受宣傳部門監(jiān)管,但也是獨立運作的,宣傳部門只是要求要重視對“三農”的文化傳播,加大對“三農”的服務,至于具體的議題設置、報道安排則由媒體自己掌握②。
行政主導或政治控制的文化傳播活動,在某些特殊時期能夠迅速高效地
動員整個鄉(xiāng)村社會,但常常無法實現常態(tài)化發(fā)展。這種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只是緩解了農村社會精神生活狀態(tài)的暫時空虛而已,并且借著“拯救者”的姿態(tài)使農村的內生文化被壓抑和遮蔽。結果,國家所大力推動、主導的農村文化建設,往往都無法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一旦國家力量從鄉(xiāng)村社會撤退,它所倡導的文化樣式便難以持續(xù),各種公共文化組織、文化設施也都無以為繼。同時,以往被國家話語界定為所謂的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農村文化活動陸續(xù)復生。而這種混沌的狀態(tài)也給農村文化帶來了失范的危險。調查發(fā)現,由老年人贍養(yǎng)問題引發(fā)的倫理糾紛在 J 市農村已成為村委會日常協調處理的主要“瑣事”之一。在一些村莊,隨著沿江開發(fā)而帶來流動人口的增加,一些不健康的表演更是堂而皇之地在公開場合上演,呈現出一種感官化、低俗化的趨向。更為普遍的是,鄉(xiāng)村基督教的傳播處在快速擴散的階段。這也許是近年來國家再次大規(guī)模主動介入農村文化建設的原因之一。但是,農村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政策,其執(zhí)行并未脫離壓力型_的“路徑依賴”。
(二)壓力型_下的鄉(xiāng)村文化傳播
所謂壓力型_,指的是一級政治組織為了實現經濟趕超,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而采取的數量化任務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質化的評價體系(榮敬本、崔之元,1998),但這并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文本形態(tài)的國家政策在進入基層成為實踐形態(tài)的政策之時,會按照某種特定的邏輯開始運轉,最終的政策結果往往并不取決于當初政策制定時的理論預設和良好的愿望,而取決于這種邏輯在實踐過程中對政策的修正程度,取決于實踐本身(劉岳、宋棠,2006)。
在 J 市農村,當地政府推動的“建設村級綜合文化室”(包括“農家書屋”、體育活動室、計劃生育服務站等)、“送圖書、送電影、送文藝”等“送文化”下鄉(xiāng)活動,具體到農村要么次數很少,要么群眾反響冷淡,要么淪為一種形式。村干部之所以在年度
工作計劃中增加公共文化服務條目,大多是因為上級政府要求的政績考核,而并非基于對當地農民的調查。政績考核任務和指標的完成情況,是上級政府考核、評價和衡量下級政府“政績”的主要標準,考核結果直接關系到被考核對象的切身利益。從這一點來看,基層干部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熱心”不過是浮于表面,內心里卻并不看好這種“一哄而上”的某種歷史的重演行動①。對此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農村文化建設相對于經濟建設和
財政增收職能來說,難以獲得“看得見”的政績,往往被認為無關緊要,也就是一種“選擇性治理”(吳理財,2009)。例如,有村干部認為:“中央提的一些政策,有時候 ……(未完,全文共14063字,當前僅顯示334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文化傳播與農村文化治理問題與路徑(基于江蘇省某市農村文化建設的實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