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教育/學校/>>正文

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

發(fā)表時間:2006/5/12 19:36:26
目錄/提綱:……
一、現(xiàn)狀剖析[本文轉載自
(一)審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沒有被確立
(二)“專業(yè)化”與“非藝術化”傾向使得審美教育的作用難以發(fā)揮
二、改革初探
(一)從《大綱》出發(fā),貫徹《大綱》精神,擺正審美教育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二)正確處理音樂知識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與音樂審美教育的關系
……

  內(nèi)容摘要:審美教育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音樂的熱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并能起到啟迪智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國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這就嚴重背離了音樂教育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這一基本理念。針對當前現(xiàn)狀,筆者對音樂審美教育的改革問題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審美教育地位作用改革
  審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而審美教育又是音樂教育的核心所在。中小學音樂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樂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審美能力,讓音樂這門藝術,帶給他們審美的愉悅,情感的共鳴及心靈的凈化,使他們成為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人。審美體驗是中小學音樂課程價值的最主要體現(xiàn)。2001年,教育部修訂并頒發(fā)了新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洞缶V》確立了新世紀新的教育觀,它不再以傳授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審美教育為核心,在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欣賞等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種新的音樂教育理念符合音樂藝術自身的
……(新文秘網(wǎng)http://jey722.cn省略89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音樂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盵3]這些音樂教育的新理念給新世紀的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樂藝術的主要特征,也適應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
  音樂藝術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審美性,即它能帶給人審美的愉悅,情感的共鳴。音樂是一種流動的時間藝術,它不象文學、繪畫,可以通過視覺去感受,進而獲得美感,它完全靠聽覺去感知,是一種音響效果。音樂的語言是音響、節(jié)奏和旋律,通過這些語言間接地描繪畫面、塑造形象、表達感情。音樂藝術是綜合的藝術,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萬千,是其他任何藝術不可代替的,它是最富情感的藝術,音樂藝術自身就是美的化身。這個特征決定了音樂教育者們必須把這種“美”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懂得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及創(chuàng)造美。脫離了
  “美”,音樂藝術的價值也就無法實現(xiàn),再好的教育也只是空談。
  我國現(xiàn)行的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審美素質是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使他們從美好的音樂中獲得情感體驗,從而凈化心靈、啟迪智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為成為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貫徹,主要表現(xiàn)在沒有把音樂這門課程真正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情感和審美能力的課程!耙詫徝罏楹诵摹,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著重強調(diào)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情感內(nèi)涵的整體把握,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是音樂課教學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無論是唱歌教學、欣賞教學還是音樂知識的教學,傳統(tǒng)機械的教學方法完全無法達到審美教學的要求。比如唱歌課的教學,很多教師就是形式上單一地教會學生唱某個歌曲,片面地認為學生學會唱某首歌就達到了教學目的。即便是進行了識譜教學,也因絕大部分學生對識譜不感興趣,導致唱歌教學純粹變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師一句一句地教唱,學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課就是這種機械動作的反復。試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學生都喜歡的還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讓學生覺得不夠好聽,旋律也不特別上口,那有多少學生能夠接受,有幾個人能夠堅持這種機械動作的反復呢?這種教學不僅抹殺了學生原來對音樂的興趣,而且更談不上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受及綜合審美能力。再說音樂欣賞教學,有的教師就是找來許多的音響資料,整堂課放音響,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聽覺參與和思維參與的地位。而這種長時間的被動狀態(tài)注定使學生對音樂課失去興趣,當然也無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及審美能力。音樂審美教學的本質是審美訓練,即對審美觀、審美能力、審美人格的訓練。它既是一種價值取向,同時又是一種審美心理活動,它要求我們必須根據(jù)這些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及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真正審美意義上的培養(yǎng)。再說音樂知識教學,由于其教學內(nèi)容相對音樂課的其他內(nèi)容是所謂“最為枯燥”的。對這種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更要注重教學方法與手段。一味地給學生灌輸樂理知識和音樂常識,讓他們背音的高低、長短,背“兩個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個四分音符”等基本樂理知識,學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這些東西,但是一唱起譜來,無節(jié)奏、音不準,更不能正確把握歌曲中所表現(xiàn)的音樂的各種要素。諸如此類的種種弊病最終導致整個音樂教學不可能讓學生有情感體驗及審美愉悅,與“審美核心”背道而弛。
 。ǘ皩I(yè)化”與“非藝術化”傾向使得審美教育的作用難以發(fā)揮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任何音樂都有它的感情色彩。貝多芬說:“音樂盡管它千變?nèi)f化,但歸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間的橋梁。它能夠確切地反映個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質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識及整個情感世界!币魳吠ㄟ^人的審美感知,能迅速調(diào)節(jié)情感,引起共鳴。音樂的審美教育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熱愛,更能讓他們的情感隨著音樂的情感而起伏變化,這種交融與碰撞是達到審美教育最終目的的必經(jīng)階段。審美教育能讓學生從形式、氣質、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從而提高音樂鑒賞力,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情趣。音樂修養(yǎng)的提高,勢必促進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也可以說,音樂審美教育的功能促進了道德主體育德的養(yǎng)成。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將“樂”置于安邦_的第二位,提倡“禮、樂、御、射、書、數(shù)”六藝教育,他認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4]可見,音樂審美教育自古以來就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由于音樂教學的“專業(yè)化”和“非藝術化“傾向嚴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審美教育作用的發(fā)揮。使得音樂教育的課程不是一門藝術教育的課程,不是旨在 ……(未完,全文共9194字,當前僅顯示251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