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學校/教育/道德/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宣傳講話/思想?yún)R報/解放思想/調(diào)研報告/>>正文

班主任德育論文-關于思想品德課的課題研究

發(fā)表時間:2006/9/24 8:06:12
目錄/提綱:……
一、思想品德課題的特點
(一)品德規(guī)范性
(二)展示層次性
(三)語詞的情境性
(四)表現(xiàn)主體性
(五)生動活潑性
二、關于思想品德課題的備課與教學
(二)課中顯題一般安排在教學進程漸趨進入高潮時
(三)課尾點題思想品德課的課尾設計有多種方法,課尾點題是總結全課的一種
……

  一、思想品德課題的特點
  縱觀思想品德課教學軌跡,仍是通過課題與課題的教學,漸趨推進和教學累積而運行的。按照教學大綱編 寫的六年制全套思想品德課教材,總共有140多個課題。從總體看,這些課題有些什么特點呢?
  (一)品德規(guī)范性
  思想品德課著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公德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和個性心理品質教育。這就決定 了思想品德課題的提煉不僅講求語言簡潔明快,而且要畫龍點睛,將相應的品德規(guī)范凸現(xiàn)出來。認真研讀思想 品德課題群,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集中展示了小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中所應恪守的品德規(guī)范,表明哪些是可 取的,應當具有的,哪些是不應當具有的,或要避免的。這種用品德規(guī)范“定格”的課題,大致有如下四種類 型。第一類課題中有“要”字。諸如《要按時上學》、《要聽別人的勸告》、《要誠實》、《要尊重他人》、 《要學好各門功課》、《做事要有始有終》等等,“要”字后面的詞語,是強調(diào)學生應當具有的某種認識、態(tài) 度以及應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例如《要按時上學》,“要”是一種強調(diào),“按時上學”是學生必須遵守的紀律。 該課題是想從認識和情感方面引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按時上學”的內(nèi)驅力。第二類用“不”字限定。諸如《不打擾 別人》、《不說謊話》、《不嬌氣》、《不挑吃穿》、《不上當受騙》等等!安弧弊趾竺娴脑~語,表明是要 改變、
……(新文秘網(wǎng)http://jey722.cn省略89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民族傳統(tǒng)美德,引導他們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上述三個課題,猶如三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熱愛人 民的教育主線上。我們只有以“線”馭“珠”,才能吃準每一課的教學目標。
 。ㄈ┱Z詞的情境性
  對于思想品德課題,不能簡單停留在弄清它的字面意義,關鍵是要把握課題語詞的思想道德意義。常常有 這種情況,許多課題用了相同的中心詞,然而同樣的詞,思想道德意義卻不完全相同。原因何在呢?因為同樣 的詞,出現(xiàn)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冊)、《今日事、今日畢》(3冊)、《做事 不能馬虎》(4冊)、《做事要有始有終》(5冊)、《多為集體做好事》(6冊)、《做事要負責任》(8冊) 和《有事大家商量》(9冊),這些課題中的七個“事”,依托于不同的道德情境,其思想道德意義也不完全相 同!蹲约旱氖虑樽约鹤觥分械摹笆隆,是指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自我服務性勞動。如穿衣、洗臉、洗腳 、洗手絹、洗襪子、鋪床、疊被等。《今日事今日畢》中的“事”,是指學生的功課,主要是作業(yè)!抖酁榧 體做好事》中的“事”,前面用“好”這個形容詞加以限定,是指能給集體帶來好處的事!队惺麓蠹疑塘俊 中的“事”,是指集體的事,不是個人的私事。這個課題強調(diào)集體的事,應該大家商量著辦,要多聽集體成員 的意見,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不能一人說了算。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只有結合課題勾勒的具體道德情境,審度課 題語詞的意義,才能把握課題的內(nèi)含和涵蓋范圍。
 。ㄋ模┍憩F(xiàn)主體性
  學生是受教主體,學習的主人。思品課新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將這一教育思想_到了課 題中。當我們用“主體性”觀點研讀教材,就能發(fā)現(xiàn)不少課題猶如學生心靈的自我傾述,情感的自我表達,從 課題的字句之間,仿佛能看到學生親自投入的身影和心態(tài)。例如《我愛幫助同學》,課題中的“我”,既是指 學生所要認識的客體(教材中的“我”),也是指教室內(nèi)的每一位同學,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當發(fā)現(xiàn)集 體其他成員有困難時都要熱情幫助。顯而易見,作為道德主體的“我”,已活靈活現(xiàn)地進入到了課題中,不是 課本上寫的要有什么認識,有什么情感以及怎么做,而是“我”自己要有這種認識,要投入這種情感,要這樣 做。又如課題《騰飛吧,祖國》,無疑是洋溢中國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的強音符,如果從主體性視點看,又像 是學生道德情感的抒發(fā),是道德主體“我”的衷心祝福。思想品德課題的這種主體性特點,需要教師在教學中 加以點撥、揭示和激發(fā),在得到學生的認同和情感共鳴后,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學生主動學習的局面。
 。ㄎ澹┥鷦踊顫娦
  這是指組構課題的語言形式而言。思想品德課題的字數(shù)不多,如《謙讓》僅兩個字,句式很短,詞語淺顯 易懂,生動活潑。例如《和好書交朋友》,采用擬人修辭手法,將好書人格化了!墩l勇敢》采用設問句式, 把教育主旨凸現(xiàn)出來,辨析性強,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又如《做媽媽的小幫手》,“幫手”在一般情況下使用顯 得平淡,然而在“幫手”前加一個“小”字,表明是做媽媽的“小幫手”,課題就顯得生動活潑了。它不僅呈 現(xiàn)了“是什么”、“要什么”,而且有意識地要從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對學生施以積極的影響。
  二、關于思想品德課題的備課與教學
  認識思想品德課題的特點,是為了更好地駕馭課題,充分發(fā)揮它在統(tǒng)領教學全程的作用。為此,需從以下 三個方面下功夫。
  首先,教師在備課這一環(huán)要認真進行課題分析。課題分析一般分初識課題和終審課題這兩步。初識課題是 指首次觸及課題時,推斷這篇教材會寫什么,以求對全課有一個直覺的、整體性感受。終審課題在初識課題基 礎上進行,一般作法是先精細地分析課文、插圖、練習的價值以及編者的意圖,然后再立足整體,終審課題。 具體內(nèi)容有:1.課題語詞的結構與特點;2.課題的思想道德意義與本課的教學目標;3.課題的關鍵詞與本課的 教學重點。教師只有對課題進行一番鉆研,弄清其內(nèi)含的思想道德意義,把握其特點,才能得心應手地駕馭, 并發(fā)揮其為教學導航的作用。
  其次,教師在揭題這一環(huán)要重視把課題中關鍵詞的思想道德意義凸現(xiàn)出來。筆者以為,課題的這些功能能 否發(fā)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教師是否正確理解和準確揭示關鍵詞的含義。如果對關鍵詞的理解和揭示不準, 教學就可能失之于“淺”或失之于“偏”。相反,對關鍵詞的理解和揭示很精當,就能引發(fā)教學思路正確運行 ,并為全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奠定很好的基礎。例如《做事要有始有終》,“終”是關鍵詞,如果對于“終”的 理解僅僅是指做一件事要做完,教學顯然達不到應有的深度。相反,教師如果能將“終”字的思想道德意義揭 示得更全面,更準確,它不僅指做一件事要做完,而且要按照規(guī)格和要求把這件事做好。學生基于這種理解, ……(未完,全文共4977字,當前僅顯示251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班主任德育論文-關于思想品德課的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