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作為一個學術名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才出現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語言藝術──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這種文學,包括散文的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韻文的歌謠、長篇敘事詩以及小戲、說唱文學、諺語、謎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
民間文學一般認為有下列幾種特征:
一、口頭性
。牐犛捎谠谶^去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廣大勞動人民,包括他們的專業(yè)藝人或半專業(yè)藝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一般只能用口頭語言,甚至還用地方土語方言去構思、表現(包括演出)和傳播,F在新社會的人民,雖然大多數已經認識文字,并且有的還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場合,他們仍然要用口頭語言歌詠或講述,而且,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49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生活經歷和文藝教養(yǎng)等大體相同或相近的關系,其個性是能夠與廣大群眾口頭創(chuàng)作的集體性融和在一起的。集體性是民間文學的又一特征。
三、變異性
。牐犆耖g文學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等在長期口頭流傳中,有相對穩(wěn)定的一面。但是,由于口頭語言的不穩(wěn)定性,作品在流傳過程和具體的講唱中,常常因時間、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傳播者的主觀思想感情和聽眾的情緒變化等因素,而有所變異。這種變異在語言方面是經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諸如作品的情節(jié)、結構、人物甚至主題都會發(fā)生變異。特別是在社會發(fā)生大變動時,群眾往往將傳統作品加以變化來表現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這也是某些新作品產生的一種原因。這種相當廣泛存在的現象,在一般專業(yè)作家的書面文學中是很少見到的。作家作品中,雖也有前后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的情形,特別是古典作家的作品,往往有文字出入的現象(所以須有?保。但是,這畢竟是比較個別的情形,它除了由于本人的修訂或別人的篡改外,大都是由于抄寫、刻印、排字等技術失誤所招致。它不象民間文學的變異現象那樣經常和大量。民間文學的變異性蘊涵著所經過的歷史、社會和傳述者等的思想、才藝的因素,對于研究者來說,是具有積極的意義的。這種特征與上文所述的口頭性、集體性密切相聯,或者說,是它們所產生的自然的果實。這是民間文學的又一個特征。
四、傳承性
。牐犎嗣裨谶^去,由于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處于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記錄、保存他們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所創(chuàng)造的各種文化,一般都靠行動、語言傳播和繼承。風俗習慣如此,民間文學也是如此。這種群眾集體所傳承的文化,也許沒有文獻或古物那樣能夠經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們現在有些故事或諺語。已經在兩千年前就被文人記錄下來了,但是,直到今天,它還能夠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頭上。至于產生已有千年左右的這類作品現在還流傳人民中間的,就更不用說了。自然,這種靠口頭世代傳承下來的故事或歌謠,在形態(tài)上或內容上多少不免會有些變化。但總算是在生存著,成為我們現代活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時代和社會的重大變化,在歷史上曾經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唯一的文學形式的口頭傳承文學,它的某些體裁可能會逐漸消失,某些體裁的內容和形式不能不起一定的變化,也還會有我們所不熟悉的新的體裁出現。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于必然的。但是,整個民間文學決不會消失。因為它的表現媒介是應用最普通和最生動并富于活力的口頭語言。只要語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經驗的口頭文學,人們所熟悉的、方便的表達 ……(未完,全文共2170字,當前僅顯示137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文學畢業(yè)論文-民間文學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