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通訊報道/政治/政治法律/宣傳/宣傳講話/>>正文

論文開題報告:分析國內外災難報道的政治立場不同所造成的新聞框架差異

發(fā)表時間:2013/8/11 18:44:57


大學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學院: 文學院            專業(yè)班級: 09級廣播電視新聞學2班    

課題名稱 分析國內外災難報道的政治立場不同所造成的新聞框架差異—— 以《中國青年報》汶川、日本、海地地震的證報道為例

1、本課題的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在此時代背景下的國際新聞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信息軟權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些年來,國內新聞媒體的國際新聞報道與以往相比更為活躍,報道量在加大,報道面有所拓展,報道領域越來越廣泛 ,國外災難事件成為極具新聞價值的國際新聞報道題材 。
災難,由于其異常性、突發(fā)性、強大的破壞性以及與人們生存密切相關,一直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僅給社會帶來巨大破壞,而且強烈沖擊著人們的心理。因此,災難報道始終是媒體關注的重點。200
……(新文秘網http://www.jey722.cn省略59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本文將對在了解框架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汶川地震及兩次國外災難報道分別建立類目,對汶川地震從報道主題、報道事實性質、新聞分析及評論色彩等方面進行類目分析,對日本地震和海地地震主要從報道主題、新聞評論主觀色彩、中國因素、主要報道對象海地中國維和警察的新聞框架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由此總結出國內災難報道框架和國外災難報道框架的不同,并對所在國不同、政治立場不同等顯性因素和其他隱形因素進行深入分析。
4、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比較具體的新聞框架研究,一般分兩個層面:一是通過對新聞文本的內容分析來揭示在新聞中呈現的框架,一是從文本之外的社會層面來探討形成新聞框架的影響因素。本文旨在研究以下問題:
1.《中國青年報》分別通過哪些框架建構對汶川地震、日本大地震及海地地震的報道?各自突出什么報道主題?
2.《中國青年報》對三次地震報道相比,新聞報道內容和新聞價值取向是否有一致性?其原因是什么?
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驟:
論文將在宏觀上采用內容分析法,在梳理相關文獻和理論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中國青年報》對三次地震的報道,總結其中的新聞價值取向,配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對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分類和研究。同時借助計算機、因特網等手段進行數據編碼,旨在使研究過程精確化,使研究結果全面、公正、準確,最終分析得出不同框架報道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并探究影響不同框架建構的因素。
1.文獻搜集,奠定理論基礎。利用網絡資源整理參考書目,收集相關文獻;前期閱讀盡可能多的涉及論文中基礎概念的文獻資料,做好摘錄工作,奠定理論基礎,梳理論文的理論框架。
2.選取研究樣本。對確定時間段內,論文主題所涉及的研究文本資料進行收集、分類。分別選擇三次地震發(fā)生后1天到15天內《中國青年報》的報道內容為分析文本。
3.確定分析單位及建構類目。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將明確論文研究對象的最小分析單位,并科學細致地建構研究類目,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做好數據的歸納和匯總工作。
4.采集分析數據,并利用計算機對數據成果進行統(tǒng)計,繪制表格。在數據分析階段,兩位研究員要分開對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做到細致、公正,及時核對數據,降低數據誤差。
5.闡述研究發(fā)現,得出結論建議。將研究整理的數據繪制成各類統(tǒng)計表,分類闡釋研究發(fā)現。在論文最后,結合前期閱讀的相關文獻資料,對具體數據所針對的問題進行理論的分析和升華,使論文從定量分析上升到定性分析的高度。
6、本課題的進度安排:
前期跟老師溝通題目,提綱,10月31號前完成開題報告
1月7號前提交初稿
1月16號——5月5號進行修改
5月6號提交電子版
5月15——5月17號答辯
7、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2. 丹尼斯•麥奎爾著;崔保國,、李琨譯,《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3.趙士林,《突發(fā)事件與媒體報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4.童兵,《比較新聞傳播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5.李宇,《中國電視國際化與對外傳播》,中國傳媒 ……(未完,全文共2642字,當前僅顯示168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文開題報告:分析國內外災難報道的政治立場不同所造成的新聞框架差異》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