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人類、農業(yè)、城市、國家起源的關系3
考古學所研究的,是自人類產生以來,這幾百萬年之中所發(fā)生的一切,因此,在考古學的眾多問題中,人類究竟是在何時、何地、如何起源的這個話題始終占有重要地位,且仍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除此之外,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逐漸學會了馴化動植物,產生農業(yè),并將部落發(fā)展成為城市,甚至國家,由此才能夠產生現(xiàn)在的社會狀態(tài)。所以農業(yè)、城市、國家的起源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話題。那么,這四者是怎樣產生的,它們的起源之間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這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那么在討論四者關系之前,必須先了解對于它們起源的一些基本觀點。
一、人類起源
從生物學角度,人類已經被證明是由古猿進化而來。而古猿產生向人類進化的分支,則是在大約兩千多萬年前的中新世(圖一)。至于古猿能夠進化為人類的原因,一般認為有以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63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據看來,農業(yè)起源于多個地區(qū),例如約旦河谷的“新月沃地”和中北美地區(qū),同時,不同地區(qū)所馴化的動植物存在差異(下表)。
但是,對于農業(yè)產生的原因,同樣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人口壓力說。人口壓力說,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為代表的。在冰后期,隨著人口迅速的增加以及狩獵能力的提高,食物的供應出現(xiàn)短缺,為此,人類不得不通過新的方法來獲得額外的食物供應。因此,人類開始馴化植物以獲取其果實。因而在約一萬年前,出現(xiàn)了馴化植物的農業(yè)。
二、宴享說。宴享說由海登(B.Hayden)提出的,其說法與人口壓力說相反。他認為,由于初期農業(yè)產量不大,在人類飲食結構中所占比例較低,因此,馴化作物的作用更可能是增加食物的種類,比如,有些植物純粹是香料和調味品,有的谷物適于釀酒,而這些植物不應該是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被馴化出來。
這兩種農業(yè)起源的理論,看起來好像說法相互對立,但是都有其彼此的合理性。例如,一些考古學家從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野生食物資源分散、數量不太豐富的地區(qū),單位面積內不可
表一 世界主要馴化動植物可能起源地區(qū)
能負擔較多人群的食物供應,就使當地人群分成較小單位進行覓食活動,以適應流動性較大的活動。因為人群無法定居下來關注動、植物的習性,積累經驗,進行馴化活動,農業(yè)與畜牧業(yè)也就無法出現(xiàn)。然而,在食物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也就缺乏動力去推動人群花費較多精力去開展動、植物的馴化活動。因此,農業(yè)可能是在野生食物資源有基本保證,人群不需要進行長距離的強度大的勞動,但是,在全年中,食物的供應并不均勻,出現(xiàn)季節(jié)性的短缺。這種生存壓力就迫使人群去嘗試馴化動、植物,以獲取新的食物來源,應付野生食物資源的季節(jié)波動所造成的短期饑饉。這種馴化作用的成果逐漸發(fā)展,使農業(yè)的食物供應超過了獰獵與采集所獲得的食物時,人類的社會的發(fā)展就進入了新的階段。
三、城市起源
隨著農業(yè)的產生,人類從最初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逐漸向著定居生活轉變。出于某些原因,人類開始大量的在某一些地區(qū)聚居,形成了聚落,并由此發(fā)展成為城鎮(zhèn),最終誕生城市。而究其原因,可能與環(huán)境、資源、貿易、防御、政治、z-教等多種因素有關,期中,經濟貿易的需求與城市的產生和發(fā)展關系最為密切。
總的來說,城市產生需要以下四個條件:1、定居生活的確立。2、勞動分工的出現(xiàn)。(尤其在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之后,手工業(yè)與農業(yè)分離,此后手工業(yè)者為換取農產品而選擇在某些地理位置適合的地方聚居,為城市產生打下基礎。)3、社會階層的分化。4、社會財富的集中。(3、4兩個條件使得部落為保護自身財富及安全不得不修筑城市。)
總之,城市是一種主要由從事非農業(yè)活動人口組成的、規(guī)模較大的、結構復雜的地域社會共同體。
四、國家起源
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來,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中,只有階級矛盾在客觀上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方、時候和程度,才產生國家。在原始社會的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更加完備的生產工具的出現(xiàn)和使用,使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提高,剩余產品出現(xiàn),由此,私有財產和私有制隨之產生,結果使社會分裂為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與此同時,氏族的血緣 ……(未完,全文共3525字,當前僅顯示178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淺論人類、農業(yè)、城市、國家起源的關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