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科學與價值之間的和諧
——關于人文科學性質與創(chuàng)新問題
如何看待人文科學的本性,關系到人文科學的定位和作用的發(fā)揮問題。如果不承認人文科學的特點,就不能正確發(fā)揮人文科學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強調人文科學的特點,把人文科學驅出科學范圍之外,就會在人文科學的定位、創(chuàng)新和功能等一系列問題上始終難以跨出唯心主義歷史哲學的雷池。這兩種情況對人文科學的發(fā)展和弘揚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質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自然科學不是科學的惟一模式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是從學科區(qū)分角度對知識性質的劃分,而不是對知識科學性和科學化程度的分類。以自然科學的特點作為衡量學科科學性的惟一標準,必然會認為社會科學最多是半科學,而人文科學是非科學。因為它們都不符合自然科學作為科學的標準。人類的全部實踐和認識活動處于一種分裂狀態(tài):在對自然的認識中,人類可以達到必然性和因果性認識,而面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人類始終只能處于一種非科學的盲目狀態(tài)。人對人類社會和人類自身無能為力,因為這是一個_意志的領域。如果這樣,人和人類社會就難以存在和發(fā)展,
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也失去了產生和發(fā)展的依據。人對人類社會和人類自身認識的重要性,都證明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人類面對的世界是包括自然、社會與人類自身在內的世界。人類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僅要認識自然、認識社會,還要認識人和人類精神活動自身。這樣就逐漸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99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承認;社會科學的科學性也有不少人承認,而對人文科學的科學性問題則存在很大的分歧。在西方和國內都有這樣一些看法:人文科學根本不可能是科學,而只能是研究者個人的主觀愛好和個人看法。他們說把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和一個新手的劇本,或者是把著名詩人的詩歌和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狂言,把一幅著名的繪畫和一個孩子發(fā)自天真的不經意的涂抹,都事先不加說明地混在一起讓人評論,可能冠履倒置,視天才為蠢貨,指腐朽為神奇。這說明人文科學不可能具有客觀的科學內容和評價標準。對哲學也有類似的看法。有人認為,哲學就是哲學家個人的意見,無所謂是非對錯。哲學問題只有無休止的爭論,而不可能有結論。如果有結論只能說明它是科學問題而不是哲學問題。如果人文科學就是這樣,怎么可能為人類自身的存在和發(fā)展服務呢,它只能是毫無價值的語言和文字的游戲,具有卓越成就為人文科學做出杰出貢獻的人文學者只不過是最善于語言游戲的大師而已。在人文科學科學性問題上之所以有的學者持這種看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把人文創(chuàng)造活動、人文產品的閱讀和欣賞、人文科學的科學研究完全混為一談。人文創(chuàng)造活動,是指精神生產活動,如小說的
寫作、各種藝術品的構思和制作、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演唱、演員們的舞臺表演、教師的講授風格和方式,總而言之,人們進行的精神生產和實踐過程是由個人進行的非常個性化的過程。人文創(chuàng)造活動總是要體現創(chuàng)造者個人的價值觀念、創(chuàng)作風格和不同的思維水平。這是不重復也不能重復的。至于人文產品更是個性化的,雷同就是模仿甚至是剽竊,這種復制的人文產品是沒有價值或沒有多大原創(chuàng)價值的。人文產品的閱讀和欣賞也是個性化的。由于原作品與讀者的時空間隔,語言表達方式,以及不同讀者的欣賞水平、審美情趣、藝術修養(yǎng)、歷史知識、哲學水平不同,從而對作品的評價可以大相徑庭,這屬于讀者的接受和個人理解的范圍。一百個《紅樓夢》讀者心中可以有一百個賈寶玉,可以從《哈姆萊特》中發(fā)現不同的挪威王子;也有一些人對莎士比亞不感興趣而偏愛沒有多少藝術品位的肥皂劇;可能喜愛流行歌曲而不愛歌劇《蝴蝶夫人》。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是欣賞而不是科學研究。人文科學的科學研究,既不是單純個人的寫作,只強調個性化;也不是單純的閱讀和欣賞,只強調個人愛好和主觀接受。你可能愛好"戲說康熙"、"戲說乾隆",但不能說你在進行歷史研究,只能說你在進行休閑娛樂。版權所有
人文科學之所以可以稱為科學,是因為它不能局限在人的精神領域。唯心主義的歷史哲學家如狄爾泰以及新康德主義者把人文科學定義為與自然科學相對立的精神科學,就是把人文科學置于無法驗證的主觀領域。其實人文科學研究的不限于主體的內在的精神活動,而是人的人文活動包括精神生產中的規(guī)律性問題,而主體的精神活動則是存在于這種活動中的內核。例如,人類的物質生產,或對歷史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或重大事件如戰(zhàn)爭,如革命,等等,總之人類的活動本身不是科學而是實踐活動,可研究人的這些活動過程的歷史學是科學--歷史科學。歷史的本質不能歸結為人的思想而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活動,歷史學力圖揭示人類創(chuàng)造歷史活動的規(guī)律,而人的思想、愿望、理想,只能通過對歷史實際活動的研究才能揭示。戰(zhàn)爭不是科學而是人類的一種軍事對抗活動,可研究這種活動的軍事學是科學;教學活動是個性化的實踐活動,可教育學是科學;人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不是科學研究,誰也不會認為蘇拭的《水調歌頭o明月幾時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在進行天文學研究,而不是面對皓月當空抒發(fā)月下懷弟和對人生悲離合歡的個人體悟?可詩學的研究、詞學的研究,可以具有揭示詩詞創(chuàng)作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內容。對文藝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研究--文藝學可以成為一門科學,對文學史的研究可以成為一門科學。_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
講話,就包含許多具有規(guī)律性的科學判斷。其他諸如唱歌不是科學活動可樂理學是科學,樂曲的創(chuàng)作不是科學活動可研究如何作曲可以成為一門科學,如此等等。
總而言之,人的人文創(chuàng)造活動不是科學而是人類實踐活動的一種方式,而人文科學之所以可以稱之為科學,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個性化的人文創(chuàng)造和人文活動的層面而是探求其中的規(guī)律。一個人可能精于詩詞歌賦,嫻熟琴棋書畫,這不能說明他在進行人文科學研究,而只能說他具有很高的人文素養(yǎng)。可如果是探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之道,即研究其中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就進人人文科學研究的領域。如果人文科學中沒有對規(guī)律的探求和
總結,而只是個人的體悟和情感的抒發(fā),完全成為不可言說的個人的內在的、瞬間的東西,學生在課堂上所能得到的也只是講授者個人的意見,無是非真假對錯可言,這種人文科學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沒有規(guī)律的探求,即使不把它稱為人文科學而只稱為人文學科,也不能為它的存在和發(fā)展做出合法性解釋。對人文產品的閱讀和欣賞是個性化的,可對如此多樣化的閱讀和接受現象,同樣可以進行科學研究,這就是接受美學、傳播學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學應該研究的問題,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包括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科研領域。
在人的個性化的人文創(chuàng)造活動和欣賞活動中,既要保持個人風格,又要保持它的內容真實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既要解決人文產品的閱讀和接受的個性化,又要提高讀者的欣賞水平和 ……(未完,全文共15482字,當前僅顯示278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尋求科學與價值之間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