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學語文中的字詞教學
翻開學生的作業(yè),我們會發(fā)現,錯別字比比皆是,語句不通順也是常事,三年級剛接觸習作表現尤為突出。這一現象引起了我的反思:詞是最基本的語言單位,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基礎,大家都很重視,為何效果不佳呢?
我嘗試過多種字詞教學的改革,效果不一。在認真學習了新課改的有關材料后,課程標準“以學為本”、“彈性空間”等特點,啟發(fā)了我。下面談談我的一點做法。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31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習,對已認識的學生是一種鞏固。這就是所謂的“放”。過度的“放”又會使字詞教學一盤散沙,顯得雜亂,因而,在認識了學生中讀錯的字詞后,我就展示文中的生字詞,指名讀,齊讀,這就所謂的“收”。
這樣收放自如地學習字音,重視了“人本性”問題,尊重了人的差異性、多樣性和獨特性,使課堂教學不再是預設的活動,而是生成的。
二、形式多樣解詞義。
以往學習理解詞義常常是機械性地照本宣科,不重視學生獨特的感情。其實,學生是很具有潛力的,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學的致用,因此,哪怕學生僅能說出文中含有這個詞的句子也是好的,最起碼說明他們讀書時專心了,有一定語感了,有何不可呢?我們教了那么多課文,學生真正能運用的有多少?這樣學習所得的知識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命力,它不能被運用產生新知識,只能是死知識。
理解詞語的方式豐富多彩。在解釋詞語時,學生有的借助圖片來解說,一眼明了,如“麥囤”;有的借助實物,具體直觀,如“蒲公英”、“麥子”等;有的做動作演一演,生動形象,如“趴”、“撫摸”;有的可以讀一讀,聲情并茂,如“興奮”、“低沉”;有的聯系實際造句,如“節(jié)儉”(**的文具盒雖然有些破舊了,但他還是舍不得扔掉,他可真是個節(jié)儉的好孩子。)其它的方式還有: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反義詞、擴詞等。
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受約束,學生才能海闊天空,侃侃而談。他們回答問題時也不像從前那樣模式化了,相反,時常能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有的成功的體驗,學生更加熱情高漲。
三、專心致志學寫字。
字詞都會讀了,理解了,不認真寫不行。有錯別字的原 ……(未完,全文共1377字,當前僅顯示87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話說小學語文中的字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