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教育/培訓(xùn)/學習體會/學習材料/工作體會/>>正文

《梁家河》《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專題紅色教育培訓(xùn)班學習心得體會

發(fā)表時間:2018/6/22 21:10:08

梁家河的學問------講黨課資料
《梁家河》《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專題紅色教育培訓(xùn)班學習心得體會

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這是2015年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回到他當年插隊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xiāng)親時,道出的深情感言。帶著對“大學問”的追尋,拜讀了《梁家河》、《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參加了局里舉辦的專題紅色教育培訓(xùn)班,到梁家河接受熏陶,有了點滴的體會。
體會之一:學能補拙。人們常說勤能補拙,勤包括了勤奮、勤勞、勤學苦練,對于我們來說,體力勞動相對較少,學習的任務(wù)十分繁重,學無止境,終身學習也是大家都認識到的,在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時,我有一次身體上的顫抖,深深地刺激了我。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就一個觀點,一篇文章,同時讀幾本書,進行對比分析,進行思考,得出自己的認
……(新文秘網(wǎng)http://jey722.cn省略59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變得越來越聰明。
體會之二:一碗水端平,讓群眾說話,讓事實說話。一碗水端平,貌似簡單,但非常深刻而實用,它是公開、公平、公正的高度概括,是群眾的語言。梁家河村支部書記石春陽,曾經(jīng)和習近平一起搭班子,學習了不少東西,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當領(lǐng)導(dǎo)要一碗水端平。習近平當選大隊黨支部書記不久,大隊接了一批救濟糧(見《梁家河》123頁)、、、、、、。在之后的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修路、退耕還林等等工作中,石春陽都把一碗水端平作為一個原則,既解決了問題,又促進了經(jīng)濟和事業(yè)的發(fā)展。我感受到,一碗水端平,既是原則,也是方法,所體現(xiàn)出的實事與情況,就是無論什么事情,都要讓群眾說話,讓群眾把心里話說透說清;在解決問題時,要讓事實說話,讓大家都明白全面情況,就會得到群眾的理解,找到滿意的。有效的解決辦法,也就是黨的群眾路線所涵蓋的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在群眾工作中,絕不能,事實不清,情況不明,指手畫腳,甚至藏著腋著,耍小聰明,蒙混過關(guān)。大家也見過不少,群眾議論紛紛,不平則鳴的例子,往往帶來工作中的困難,這都與沒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有關(guān)。一碗水端平,讓群眾說話,讓事實說話,是個大學問。
體會之三:民風就是未來,就是希望。前一階段,山東文樓村出了個“大衣哥”,朱之文出名之后,也回饋了鄉(xiāng)村,捐獻、修路、飲水等等,可是不僅沒有得到肯定,反而借錢不還,就連村干部都說給予了大力支持?墒牵笠赂鐓①悤r,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毛衣都是爛的,不知道是怎么支持的。可見民風中索取的成風很濃,對眼前利益的要求太重。再看梁家河,奉獻的精神濃厚,做事厚道、長遠。這些精神,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知情的熱情、關(guān)心、幫助、支持、不圖回報方面,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修知青淤地壩時,村民們讓出了祖墳地。面對吃不飽的局面,要提高糧食產(chǎn)量,必須在梁家河溝口打一座水墜壩,讓水流攜帶的泥土在山底淤積成壩,變成良田。這是一件幾輩人從沒有想過的事,是梁家河最好的祖墳地,涉及12戶人家,甚至幾乎沒有補償。知青淤地壩的成功,有許多因素,我認為,村民們能夠讓出祖墳地,支持修建,也是十分重要的?纯矗F(xiàn)在,無論什么工程,對大家對自己再有利,如果賠償不滿意,能干成嗎?稍微引申一點,可以說,民風決定著一個地方發(fā)展的程度,窮與富與民風息息相關(guān)。對于發(fā)展的落后與貧窮,必須有長遠的打算,必須有不懈的努力和奉獻,才能改變。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只顧自己,不顧大家,只想索取,就會壞了一個地方、一個集體的“民風”,落后也就不知道時候才到頭。淳樸的民風,或許會有短暫的、相對的損失,但是,發(fā)展的機會永遠是留給奉獻者的,索取者或許能得到一時的便宜,失去的將是一次又一次機會。這個道理很簡單,人人都懂。那就是,人太奸了,不會有人同他打交道。梁家河一行,能夠讀出淳樸的民風、奉獻、努力等等,梁家河的變遷絕不是因為出了個總書記,而是深厚的真情厚誼,淳樸善良的民風,樂于奉獻的精神、始終不懈努力苦干的文化底蘊,共同搭建了一條富裕之路。當然,智慧的引領(lǐng),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民風,缺少了奉獻的意識,即使有知青插隊的機會,也會成為知青們的傷心地,何談回饋 ……(未完,全文共3288字,當前僅顯示166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梁家河》《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專題紅色教育培訓(xùn)班學習心得體會》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