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學習體會/學習材料/七一黨建專題/工作體會/>>正文

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心得體會

發(fā)表時間:2018/5/8 15:58:31
目錄/提綱:……
一、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發(fā)展社會保障事業(yè)重大意義)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現實需要
二、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心得體會
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在經濟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下,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補齊民生保障的短板,打造社會保障升級版,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大課題。報告共十三個部分,全文三萬二千多字,其中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講的是社會建設和民生問題,是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就要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來理解黨的十九大精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交流十九大報告當中有關民生這一部分,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展開。
一、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 (發(fā)展社會保障事業(yè)重大意義)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可以說我們黨從建黨那天起初心和使命都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為人民謀幸福,最終就是增進人民福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
……(新文秘網http://www.jey722.cn省略88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對象,都是要為這個_服務的,都是為廣大群眾、為基層服務的,改善他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正是我們的政策導向。
現在在很多農村地區(qū),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兒童,這就出現了很多困難和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培養(yǎng)等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這也是“一個不能掉隊”的體現。每一個人都要得到應有的救助和關愛。
可以說人民群眾在今天所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我們黨都想到了,并且在政策措施中一步一步地去解決它。
發(fā)展的根本目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實現富民惠民,就是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生工作做的好不好成不成功,也就是要看人民群眾是哭還是笑,只有把民生保障好才能激發(fā)全社會的力量,讓每個人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當前,我國正在實施扶貧戰(zhàn)略,力爭在2020年按照現行標準使所有的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得以脫貧,都進入小康社會。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次十九大報告強調要“精準扶貧”,就是要精準到人,精準到戶。要分析貧困縣貧困村的每一個人,要分析他是否有勞動能力,是什么原因致貧的?怎樣讓他能夠脫貧。精準脫貧就是要使他們具有生產能力,具有勞動就業(yè)能力,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收入,改變他們的觀念理念,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記得法國的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個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另一個就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一個人要有理想追求才不至于迷失,所以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既要有政府的幫扶,也要有自己的努力。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即使給你做培訓,給你提供幫扶,也扶不起來,首先要克服思想貧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鄉(xiāng)村振興,充實腦袋是根本,如果只富裕百姓的口袋,而不充實百姓的腦袋,那么這個鄉(xiāng)村就像是一個身體健康,但是卻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毫無生氣和追求可言。
2013年3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夕接受采訪時,針對治理國家之道時提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tài)度, “治大國若烹小鮮”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它已經被眾多學者和政治家引用。習總書記也引經據典,以示自己的勤政之心。那么“治大國如烹小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治理大國就像做一道新鮮菜肴一樣,不要隨意翻動,不能煮的太咸,也不能煮的太淡;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怠慢;油鹽醬醋都要恰到好處;火候也要適當。
習書記還說,“人民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只要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庇纱丝梢,不管是中央領導也好,還是各地方官員也罷,“以人民為本”才是治理的根本。 “治大國如烹小鮮”,對于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是要把握好度的原則,做好政策決定。要專業(yè),要負責,要科學,要有較高的德性和修養(yǎng),才能認真去“烹”、科學地“烹”好小鮮。于國家而言,經濟科學持續(xù)發(fā)展、政治改革漸進式推進,于社會而言,公平、正義、平等、法治等得到彰顯,于百姓而言,富裕、幸福、安康得以實現。如此,方能民富國強、國泰民安。人民觀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現實需要
十九大報告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過去,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F在,人民群眾的需求由物質文化需要轉化為美好生活需要。物質文化講的是衣食住行,而美好生活既包括這些還包括精神上、價值上的追求。十九大報告提出“三個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些都是主觀感受,與主觀判斷有很大關系。所以說,十九大報告對美好生活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容。
隨著人民生活從“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新時代人民生活需要從“物質文化需要”變成“美好生活需要”,而發(fā)展則從相對“落后的社會生產”轉化成“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從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們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來看,現在主要矛盾的表現、程度、水平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一個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就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是對基本溫飽的需求作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來了;同時,矛盾的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以前我們經常強調要努力把蛋糕做大做強,而現在強調的是要把蛋糕分好,怎么樣能把這塊蛋糕均勻的分下去,強調的是分蛋糕的過程。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需要持續(xù)推進的工作,需要隨著發(fā)展階段的變化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 ……(未完,全文共9086字,當前僅顯示248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心得體會》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