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空巢家庭現(xiàn)狀及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家庭規(guī)模核心化、小型化的沖擊形成空巢家庭
2、子女工作、學習、成家等原因造成空巢家庭
(二)主觀原因
1、觀念差異形成空巢家庭
2、傳統(tǒng)觀念導致空巢家庭
二、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與渴望
(一)情感需求
1、家的觀念濃
2、尊重需求濃
(二)健康需求
1、渴望健康
2、渴望保障
3、渴望照料
(三)文化娛樂需求
三、解決空巢老人精神贍養(yǎng)的途徑
(一)物質和精神贍養(yǎng)相結合,滿足老人各種需求
1、縮短老人與子女的居住距離
2、縮短老人與子女的心理距離
3、關心老人生活,滿足老人愿望
4、美化生活環(huán)境,促進身心健康
(二)建立養(yǎng)老服務網絡,提供優(yōu)質服務
1、創(chuàng)辦社區(qū)老年人活動中心
2、創(chuàng)辦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
3、完善醫(yī)療保健等服務
(三)發(fā)動社會力量,幫助空巢老人
(四)發(fā)揮老人作用,實現(xiàn)自我的需求
……
關于空巢老人贍養(yǎng)途徑的探索
家庭是生命的搖籃,是老人生活的大本營。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增多,這幾年來在家庭中出現(xiàn)了一個特殊的_——“空巢家庭”。所謂“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獨自生活的家庭!翱粘布彝ァ辈粌H僅是個別家庭問題,而逐步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量需求的日益提升,如何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下面就空巢老人贍養(yǎng)的途徑探討如下:
一、空巢家庭現(xiàn)狀及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家庭規(guī)模核心化、小型化的沖擊形成空巢家庭。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以來,以“四世同堂、兒孫繞膝”為無數(shù)家庭津津樂道的“天倫之樂”,以“父母在,不遠行”為代代相傳的孝道之本。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現(xiàn)代人生活、工作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社會競爭力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對家庭規(guī)模要求核心化、小型化、過去那種“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的傳統(tǒng)大家庭已很難適應社會經濟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出現(xiàn)了城市家庭多為獨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70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子女能在身邊并孝順和關懷;也希望通過與親朋好友交往得到情感宣泄和心里安慰。如今,子女離開家庭生活,老人無法享受過去大家庭的天倫之樂,精神上失去寄托,產生孤獨感,所以現(xiàn)在許多“空巢老人”愿意肩負著培育孫輩的重任,吃著粗茶淡飯,喝著自釀的老酒,伴著孤燈獨影,等待到遠處打工的子女歸來團聚,盡管這種團聚過于短暫,過于忙碌,但“家”的理念在這短暫、忙碌中得到升華和傳承。富裕起來的子女即便甘愿送老人進福利機構養(yǎng)老,但老人們反而覺得“家”的味道沒了,自己已成為孩子們的負擔和累贅,更加感到彷徨和不安。
2、尊重需求濃。他們希望贏得周圍人的親近,求教與擁戴,在人格上能被尊重,從而滿足老人自尊需求。通過言語交流與溝通,可活躍思維,增長知識,調節(jié)情緒,寬闊胸懷,獲得多種信息,增強成就感,排遣寂寞,使生活多彩起來,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獨感消失。
(二)健康需求。不再為溫飽所困的老人,對健康的需求特別強烈。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家人應多與老人交心、談心,開闊心胸。
1、渴望健康。每個老人都有一種怕生病的心理,希望有人指導他們如何健康保健,使其不生病或少生;一旦生病,希望能及時得到治療,能就近看病和看好病,且身邊有人護理和照顧。
2、渴望保障。不少老人對醫(yī)療服務、醫(yī)療經費、照料護理等問題感到憂慮或不滿,渴望有可供自己支配的養(yǎng)老金。由于老人為了子女的求學成長、成家立業(yè)幾乎花光了自己的所有儲蓄。老人一生為子女考慮的多,為自己考慮的少;檢討自己能力不足的多,譴責子女不孝的少;對子女樂于奉獻,羞于索取?傉J為給予子女是天經地義,向子女索取時,羞于開口,顧慮重重。哪怕是子女甘愿給的孝敬錢,他們往往節(jié)約、積攢起來,為兒子的將來考慮。
3、渴望照料。大部分老人患頭疼腦熱、身體不適等一般的病痛時選擇忍著,扛一扛就過去了,只有扛不過去的病痛才會去就醫(yī)。對于老人來說,由于子女不在身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換個燈泡都成了難題。而老人生病時缺人照料的情況比較普遍。特別是老人身體不好,需要子女陪同去醫(yī)院看病時,子女不在,老人更是覺得孤苦無依,感到很失落。盡管許多老人在生病時能獲得老伴、未外出子女等其他_的照料支持,但因為照料的負擔比較重、照料周期比較長等原因,照料的質量不是很高,甚至有一部分老人生病時身邊無人看護。
(三)文化娛樂需求。如今的空巢老人不僅僅是在家“帶孫子、享清福”,還在繼續(xù)勞作,除每年逛逛廟會、參加一些自發(fā)組織的文化活動外,很少有文化、健身、娛樂等娛樂活動。不是他們沒有“求知、求健、求樂”的欲望,只是老人文化活動缺乏有效地組織載體與活動場所、器材等;再者,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更沒有經濟能力。老人閑著的時候,只能是打打牌,看看電視、聽聽廣播。他們打牌下棋的場所主要是附近某戶人家的大門前、樹底下,大家主要是在一塊聊天,拉家常。即使有部分老人識字,也因為年紀大了,眼睛老化,看不清楚書上的字。
三、解決空巢老人精神贍養(yǎng)的途徑
老人渴望情感關愛,企盼心靈慰藉,希望人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給他們帶來幸福、快樂、充實的生活。他們不僅要求有滿意的物質贍養(yǎng),更需要滿意的精神贍養(yǎng)和慰藉,解決空巢老人的精神贍養(yǎng)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物質和精神贍養(yǎng)相結合,滿足老人各種需求。
1、縮短老人與子女的居住距離。提倡家庭、子女要為老人提供親情慰藉的居家養(yǎng)老。子女及近親屬是照料老人的核心角色。子女不在身邊是很多空巢老人的無奈,也是引起老人生活困難、精神孤獨的根本原因。在空巢時代如何實現(xiàn)家庭養(yǎng)老為主要形式呢?日本學者針對本國空巢的特點,提出“一碗湯”距離的設想。它是指子女家庭和老人家庭兩代之間 ……(未完,全文共5630字,當前僅顯示197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關于空巢老人贍養(yǎng)途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