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什么是“庸、懶、散、軟”
(一)“庸”
(二)“懶”
(三)“散”
(四)“軟”
二、為什么要治“庸、懶、散、軟”
(一)“庸懶散軟”危害事業(yè)發(fā)展
(二)“庸懶散軟”危害組織形象
(三)“庸懶散軟”危害個人成長
(四)“庸懶散軟”危害執(zhí)政黨形象和執(zhí)政地位
三、如何做好治庸問責工作
(一)“三深入”以長期治庸
(二)“三克服”以堅決治懶
(三)“三嚴明”以立即治散
(四)“三強化”以強硬治軟
……
談談對治庸問責活動的一點認識
在局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的發(fā)言
同志們:
治庸問責是武漢市掀起的一場責任風暴,在全國,乃至海外都引起了廣泛關注。但也有人說:這些活動搞了有什么用?我感到有這樣那樣的雜音是正常的,但武漢市的治理效果是實實在在的。像這樣的活動,即使省委、省政府不組織,我們自己也要經常組織,為什么呢?這取決于我們的行政管理_。在目前行政管理_下,“機關病”是個頑癥,屢治不愈,周期性發(fā)作,治理一下,好一段時間,松一下就舊病復發(fā)。這不完全是干部素質問題,也是當前行政管理_下規(guī)律性的東西。
公務員的“庸懶散軟”,不僅僅在中國有,在西方國家同樣有,也是周期性發(fā)作,所以西方國家公共管理也同樣在不斷改革。省委、省政府用開展活動這種形式,來給大家提神鼓勁,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同志抱怨:“這些活動一個接一個,又耽誤工作,又擠占精力,累人”,這種觀點就十分偏頗,這種認識本身就是一種懶散的表現(xiàn),正是要治的一種現(xiàn)象,希望大家能正確認識。
談到對治庸問責工作的認識,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
一、什么是“庸、懶、散、軟”
。ㄒ唬坝埂薄 “庸”在字典標準解釋就是“平常的、不高明的”,總體是個中性詞,偏貶義。但是沒有人愿意說自己是個庸人、庸才!這個活動中的“庸”,當然是貶義的。
首先,庸字的貶義是相對的概念。就是說,這個活動是在公務員隊伍中展開,是在省直機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95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的能力,高層提出了看法、想法、思路,如何落實這些工作,要靠我們中層去領會,去執(zhí)行。執(zhí)行就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同上級溝通,又要與基層溝通,還要與橫向的社會環(huán)境溝通。這種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對中層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對基層來說,就是一個技術、技能上的問題,思路、思想有了,怎么執(zhí)行有了,創(chuàng)造的好環(huán)境有了,具體的落實、技術工作,就該我們基層的同志做了。對這三個層面來說,每個層面應該有不同的能力,你能力不夠,承擔不了,就是庸。當然,實際工作中沒有這么絕對的界限,也都是相對的。
日本在這方面也有個“三才論”:高層是通才,中層是專才,基層是干才。這與西方的理論是相通的,通才無非是知識面要豐富一點,想問題能想得寬,站得高,看得遠一點;但對高層來說,你既然通了,你就專不了,深不了,這就靠中層來專,專了以后怎么干,靠基層。
臺灣(的理論)在這方面說的更形象:高層是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也就是說,提出的一些概念、戰(zhàn)略、想法、思路、看法是清楚的,要做什么是清楚的,要達到什么目的是清楚的,但怎么實現(xiàn)這些目標,可能一時還沒有想清楚,一時沒有想通,或是說的不完整,表達的是模模糊糊。高層就是應該在戰(zhàn)略上多動腦筋,在具體實踐上,想不到那么細。中層是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他理解高層的這種思路、戰(zhàn)略是清清楚楚的,雖然他想不出來,但說出來他懂,而且高層想不出來的具體東西,他想得出來,他知道怎么去落實,這就是對我們處長們的要求,要聽得清楚,想得清楚。對基層來說,與高層正好倒過來,基層是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他可以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不一定理解,但是,處長們交代怎么做的時候,他有能力做好,能把它做好。這些是相通的。有時候我表達的一些想法可能是不成熟的、不完整的,我就是希望處長們能通盤理解,進行完善,然后施行。最近搞農畜產品交易所,紅頌同志鉆研得深一點,對我來說,我知道要做這個事,但具體怎么做,我也不知道,我也說不清楚,那靠誰做?靠處長們做。我們要搞股權投資,我們要擴展我們的發(fā)展空間,我只是想得到呀,我即使會做能做,精力也顧不過來,(最后)還是要靠處長們去做,去拿方案,咨詢政策,申請報批,組建落實,F(xiàn)在回想一下,這些道理是相通的,人家說的都是有道理的,希望大家認真體會。
相對于我們的責任來說,我們是庸的,大家都是庸的。這點沒有必要諱言,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永恒的過程。相對于自己的同事,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庸,我們互相之間,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庸,與陳局長、張局長相比,我身上的庸多不多?我覺得很多,每個人都必須正視這一點。只有有了這種認識,你才有動力,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驕傲自滿,固步自封。
我們說庸,不代表每個人都是不稱職的。與崗位相匹配的,叫能力匹配,有什么樣的能力,在什么樣的崗位,你要不滿足這個現(xiàn)狀,你就要提高自己。我們在座的,應該來說整體上有四種人:第一種是有能力、有知識、有追求、有抱負的。毫無疑問,領導對這種人肯定是授權、放權的。他既有能力承擔,同時他又愿意承擔,(對)這樣的人,當然要放權,這樣的人,就具備承擔更重任務的基礎;第二種是有能力、有知識,但沒有抱負、沒有追求。這種人,他無所謂、無所求。對這種人,我們要鞭策、要督導,讓他參與到工作中來,(最好是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第三種是能力或知識結構有欠缺的,但有抱負,有追求。這樣的人就要大力引導,在座的總體上都是有抱負、有追求的,能力知識上有差別,有的在某方面知識欠缺一點。比如局里非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干部這個_,他們到畜牧獸醫(yī)局后,養(yǎng)豬、養(yǎng)雞、給動物看病等方面肯定有所欠缺,和我一樣。但只要有抱負、有追求,那么我們就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他們迅速融入畜牧獸醫(yī)事業(yè)中來。我們在華農辦班學習,這些同志非常踴躍,積極參加,這種好學的精神要積極鼓勵,大力支持,這也是我們辦這個培訓班的初衷;最后一種人是知識能力有欠缺,抱負追求也沒有的。這種人,撥一下動一下,那我們只能是撥一下算一下,就要經常去“撥”。
相對于我們同事,我們互相之間也是庸的。相對我們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們庸不庸?從“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們產業(yè)發(fā)展這么迅速,大家都適應了嗎?都跟得上嗎?我時常問自己,我跟得上嗎?就是陳局長、張局長這樣的大專家,就跟得上嗎?也有跟不上的時候,在座的每個人都要問自己,相對于我們的事業(yè)發(fā)展來說,我們要認識到自己是庸的。
相對我們自身的發(fā)展,我們也是庸的。這與相對同事是同一個道理,只要有決心,只要想進步,就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應該說,庸是主觀和客觀的結合體。治庸,是一個長期的、動態(tài)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永恒的過程,這就是我們平時強調學習的原因。省委、省政府開展治庸問責,是“治”在點子上!治庸,只有始點,沒有終點。
(二)“懶”。 懶就是怠惰,與勤相對。無論如何它都是一個貶義詞。本質上指的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外在表現(xiàn)是我們的行為方式,表現(xiàn)為工作懈怠,效率低下,工作質量不高,不推就不動,推一推動一動,甚至是大推小動,這 ……(未完,全文共7647字,當前僅顯示268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治庸問責活動學習會上的發(fā)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