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澆灌幸;
——記張北縣大河鄉(xiāng)大艾村計生專干 張蓮
張蓮,大河鄉(xiāng)大艾溝村一名普通的黨員、婦女干部。在科學發(fā)展觀的學習實踐中,她不斷解放思想,深化理論認識,勤勞創(chuàng)業(y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她本人先后被市、縣評為“三八紅旗手”、優(yōu)秀共產黨員,科技致富明星,2007年還被評省婦聯(lián)評為“全省雙學雙比女能手”。
不辭艱辛苦探索
張蓮出生在大河鄉(xiāng),成長在大河鄉(xiāng),她深深地了解
農村的貧窮和落后,她也知道造成貧窮和落后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農業(yè)生產條件的落后和農民科技知識的缺乏造成的。處于壩上地區(qū),十年九旱,土地貧瘠,農民基本上靠天吃飯,農業(yè)收入沒有保障,年輕力壯的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兒童,她看著這一切,急在眼里,痛在心里,暗暗下
……(新文秘網http://jey722.cn省略53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來,她又懷著一顆為民尋找致富路的迫切心情開始鉆研食用菌種植。剛開始,她自己外出北京等地學習技術,掌握了粗淺的理論知識,回來后又費盡周折,托人介紹到縣職教中心學習實踐。期間,她不斷的查閱各類書籍,虛心向技術人員求教。為了能多掌握一些技術,她常常不顧勞累,更沒有休息日。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掌握了食用菌種植的所有技術,回家自己籌措資金搞起了種植?墒且话惴N植食用菌都是購買別人的菌種或菌棒進行生產,往往投資高,有時產量低、效益低、風險大。她便開始琢磨著自己制菌種、制菌棒,降低生產成本和風險。
2003年,她投資2萬多元購置了滅菌柜、冰箱、真空干燥機、消毒鍋等一些制菌設備,摸索食用菌的制菌方法,制菌過程要求嚴格的無菌無毒操作,這對于一個僅初中畢業(yè)的她來說是很難的事情。第一次由于自己不熟悉操作規(guī)程,她制出的菌種大多被感染了,沒有成功。她便開始一次次的實驗,
總結經驗,失敗面前找原因,不氣餒,她終于成功的制出了平菇菌種。這一年她投資五千多元建了一個大棚,進行了平蘑的栽培,產量很高。但因規(guī)模小,引不來外地客商,本村的食用量太低,她又投資購買了一輛三輪車到外村去賣。賣到鄉(xiāng)伙食團、學;锸硤F,但因平蘑的適口性差,價錢低、效益低,她的食用菌生產又遇到了難題。
為了提高生產效益,她又在第二年開始進行白靈菇、阿魏蘑和金針菇等高效食用菌的制菌和栽培。她知道制菌棒之所以用棉籽作材料是因為所含的纖維素較高,她想壩上的莜麥桿、麥桿、亞麻桿、含纖維素都高,以此為替代品,一定會制出菌種。前一年,她用麥桿制作的菌棒成功的生產出了平蘑。但生產其他的菇類,不是不出菇、就是產量低,后來她大膽的用亞麻桿進行了試驗,成功的種出了白靈菇,且產量與前者相當,終于取得了成功,F(xiàn)在她所種的食用菌大部分都用亞麻桿作原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就是此一項一個大棚一年就可降低成本近萬元。由于技術比較成熟,2008年,她一個大棚的收入在2萬元左右。
致富不忘眾鄉(xiāng)親
張蓮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一名實實在在的農家婦女,在她第一次種蘑菇獲得成功后,就想到了拓展銷路。2004年,她親自到北京新發(fā)地市場找到了銷路,通過張北跑北京班車每天把產出的蘑菇打好包裝銷到市場上的批發(fā)點,定期去結帳,信譽很好。在她獲得頗豐的效益后,她心里急忙想該如何讓鄉(xiāng)親們都學會這一技術,跟著她一起賺錢,一起致富。由于大艾村的農民很窮,投資不起大棚,直到現(xiàn)在,還只有她一家在種,但是她還是幫助老鄉(xiāng)。按照她說的那樣,投資不起大棚,可以在我這里免費學技術,等有大棚的時候,就可以穩(wěn)穩(wěn)的賺錢,不用交學費了。從2004年以來,在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幫扶下,她的食用菌栽培規(guī)模不斷擴大,今年發(fā)展到8個大棚,免費在她那里學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她不但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力就業(yè)問題,還免費傳授技術上萬人次 ……(未完,全文共2370字,當前僅顯示150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科技澆灌幸;-記張北縣大河鄉(xiāng)大艾村計生專干》)